散氏盘及盘内铭文
散氏盘又称夨人盘,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西周晚期厉王时代作品。清乾隆初年出土于陕西凤翔(今宝鸡市凤翔县) 与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盘并称四大国宝,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散氏盘的造形、纹饰均呈现西周晚期青铜器简约端正的风格。盘高20.6厘米,口径54.6厘米,盘底直径41.4厘米,重21.312公斤。圆形,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间以三浮雕兽首,高圈足上饰兽面纹。铭文的字与字间隐约可见阳文直线界栏,是典型西周晚期铭文的风格。
散氏盘最大的文物价值亦在铭文。散氏盘的铭文共三百五十七字,全篇记载西周时,散、矢两国土地纠纷的事。散国约位于陕西宝鸡凤翔一带,西北方与夨国为邻。由铭文内的人物推知,此盘的铸作年代约在西周厉王时期。大意是说:矢国侵略散国,后来议和。和议之时,矢国派出官员十五人来交割田地及田器,散国则派官员十人来接收,于是双方聚集一堂,协议订约,并由矢国官员对散人起誓,守约不爽。矢人将交于散人的田地绘制成图,在周王派来的史正仲农监交下,成为矢、散两国的正式券约,铸铭于盘,于是这件盥洗用具也就成了邦国重器。也就成了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唯一实证史料。
从书法方面来看,“散氏盘铭文”作为西周时期粗犷遒劲的金文书法,与 <毛公鼎> ,《大盂鼎》并称为金文瑰宝。其笔法乃圆笔钝笔交叉使用,但圆而不弱,钝而不滞,是《散氏盘铭文》在技巧上的着重点。在体势上,字型结构避让有趣而不失于轻佻,多变但又不忸怩造作,珠玑罗列,锦绣横陈,在极粗质中见出极精到,这是《散氏盘铭文》的魅力所在。
其最大审美特征在于一个“拙”字,拙朴、拙实、拙厚、拙劲,线条的厚实与短锋形态,表现出一种斑驳陆离、浑然天成的美。但字形构架并非是固定不变、呆板生硬的。它的活气跃然纸上,但却自然浑成。特别是在经过铸冶、捶拓之后,许多长短线条之间,不再呈现对称、均匀、排比的规则,却展现出种种不规则的趣味来。
散氏盘出土后的经历又是让人感慨不已:
据清朝张廷济所著之 《清仪阁题跋》 等资料,散氏盘于清康熙年间于陕西凤翔出土后,经多人收藏之后,于嘉庆十五年,为湖南巡抚阿林保从江南的一位盐商手中买得。这年冬,嘉庆皇帝颙琰50岁的生日,阿林保将散氏盘敬献给皇上做寿礼。经由内务府著名金石学家阮元鉴定为西周时期物品,并制作铭文拓片,收藏于内务府库房。嘉庆皇帝不像乾隆皇帝那样酷爱古玩字画和美玉。散氏盘入贡内府,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六朝,久藏禁中。因时间太久,六朝皇帝谁也不去鉴赏,以致无人知晓它收藏在什么地方。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时,传闻散氏盘在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时被烧毁,并多年不见踪迹。直到民国十三年(1924),溥仪出宫前,时任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的马衡在清查故宫物品的时候询问过原内务府人员,从养心殿陈设的核查中发现了散氏盘。内务府又提供了散氏盘的原拓本,用拓本对照原物完全相符。确定该盘是散氏盘原件,烧毁一说纯属传闻。1933年日军侵占华北时,散氏盘随文物南迁离开故宫,又经过抗战期间大西南一番辗转,1948年大陆解放前夕,南京故宫博物院将所藏珍贵文物迁运台湾,散氏盘亦在其中,现于故宫博物院收藏。
用户留言